佩蘭
【藥材名稱】佩蘭【拼音名稱】Pei Lan
【別名】蕳、蘭、蘭草、水香、都梁香、大澤蘭、蘭澤、燕尾香、香水蘭、孩兒菊、千金草、省頭草、女蘭、香草、醒頭草、石瓣、針尾鳳。
【科屬】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浙江、福建等省區(qū)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辛,平。歸脾、胃、肺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化濕醒脾,解暑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15 種中成藥使用佩蘭: 茵蓮清肝合劑 小兒暑感寧糖漿 蘭草顆粒 蘭草片 復(fù)方藿香片 暑濕感冒顆粒 暑熱感冒顆粒 暑濕感冒沖劑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加味感冒丸(感冒丹)等。
【應(yīng)用】
1、用于濕阻脾胃、脘腹脹滿、濕溫初起,以及口中甜膩等證。佩蘭氣味芳香,善于化濕醒脾,功效與藿香相似,治療濕阻脾胃諸證,兩藥往往相須為用。本品氣味清香,性平不溫,故又為治療濕溫病要藥,常與藿香、黃芩、苡仁等藥配合應(yīng)用。此外,又適用于濕熱內(nèi)阻、口中甜膩多涎、口氣腐臭,可單用煎湯服或配伍黃芩、白術(shù)、甘草同用。
2、用于暑濕證。佩蘭能醒暑化濕,用于內(nèi)蘊(yùn)、畏寒、發(fā)熱、頭脹、胸悶、胃呆等證,常配合藿香、厚樸、荷葉同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6-10g;鮮品可用15-20g.
【注意事項】陰虛、氣虛者忌服。
【采收加工】
每年可收割地上部分2-3次,在7、9月各收割1次,有些地區(qū)秋后還可收割1次。連續(xù)收割3-4年。選晴天中午收割,此時植株內(nèi)含揮發(fā)油量最高,收回后立即攤曬至半干,扎成束,放回潮,再曬至全干。赤可曬12h后,切成10cm長小段,曬至全干。
【炮制工藝】揀凈雜質(zhì),用水洗凈,撈出,稍潤后,除去殘根,切段,曬干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(xué)成分:全草含揮發(fā)油。油中含聚傘花素(對異丙基甲苯)、乙酸橙花醇酯,葉含香豆精、鄰香豆酸、麝香草氫醌。其他尚含有三萜類化合物。
2、藥理作用:佩蘭水煎劑,對白喉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八疊球菌、變形桿菌、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。其揮發(fā)油及油中所含的、乙酸橙花醇酯對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。佩蘭揮發(fā)油及其有效單體對傘花烴灌胃有明顯祛痰作用。
【茶療食譜】
1、佩蘭茶
[材料]佩蘭5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清暑辟穢,化濕,調(diào)經(jīng)。
[用途]暑月受濕脘痞不饑、口膩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2、三豆湯
[材料]綠豆90g、扁豆30g、紅豆15g。
[做法]上述材料置鍋中,加適量清水,煎至開花,放涼飲用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清暑解毒,健脾化濕,適用于濕熱中阻所致食欲不振、嘔惡納呆、口中黏膩。
3、佩香茶
[材料]佩蘭5g、藿香3g、厚樸3g、陳皮3g、荷葉3g、綠茶5g。
[做法]用450ml水煎煮佩蘭、藿香、厚樸、陳皮、荷葉至水沸后,沖泡綠茶飲用。也可直接沖飲。
[功效]芳香化濁,利濕行水。
[用途]夏季感受穢濁之氣,頭暈、胸腹痞悶、泄瀉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4、佩薄茶
[材料]佩蘭5g、薄荷3g、藿香2g、冬桑葉3g、蘆根3g、綠茶5g。
[做法]用佩蘭、藿香、冬桑葉、蘆根的煎煮液400ml,沖泡薄荷、綠茶飲用。也可直接沖飲。
[功效]清暑勝濕。
[用途]秋后伏暑,周身煩悶不舒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佩蘭圖片
佩蘭
佩蘭
佩蘭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