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蠶豆莖

蠶豆莖

【藥材名稱】蠶豆莖
【拼音名稱】candoujing
【別名】蠶豆梗
【科屬】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莖。
【產(chǎn)地】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栽植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味苦;性溫。歸脾;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止血;止瀉;解毒斂瘡。主各種內(nèi)出血;水瀉;燙傷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焙干研末,9g。外用:適量,燒灰調(diào)敷。
【附方】
①治各種內(nèi)出血:蠶豆梗焙干研細(xì)末。每日三錢,分三次吞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②治水瀉:蠶豆梗一兩。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
莖含山柰酚、對羥基苯甲酸、延胡索酸、白樺脂醇等。莖、葉、花、豆莢都含D-甘油酸。
【藥理作用】
甘油酸有利尿作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一年生草本,全體無毛,高30~180厘米。莖直立,不分枝,方形,中空,表面有縱條紋。雙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互生,葉柄基部兩側(cè)具大而陰顯的半箭頭狀托葉,先端尖,邊緣白色膜質(zhì),具疏鋸齒,基部下沿呈尖耳狀;小葉2~6個,橢圓形或廣橢圓形乃至矩形,長5~8厘米,闊2.5~4厘米,先端圓形,具細(xì)尖,全緣,基部楔形;頂端小葉中央有很不發(fā)達(dá)的狹線形卷須?;?至數(shù)朵,腋生于極短的總花梗上;萼鐘狀,無毛,長約1厘米,先端5裂,裂片狹披針形,上面2裂片稍短;花冠蝶形,旗瓣白色,有淡紫色脈紋,倒卵形,長約3.5厘米,先端圓而有一短尖頭,基部漸狹;翼瓣邊緣白色,中央有黑或紫色大斑,橢圓形,長約1.8厘米,頂端圓形,基部作耳狀三角形,一側(cè)有爪;龍骨瓣白綠色,三角狀半圓形而作掌合狀,長約5毫米,基部耳狀,一側(cè)亦有爪;雄蕊10,2體;雌蕊1,子房無毛、無柄,花柱細(xì),頂端背部有一叢白色1C毛。莢果長圓形,稍扁,大而肥厚,長5~10厘米,闊約2厘米。種子矩圓形而扁。花期3~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通常栽培于田中或田岸旁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栽植。
【各家論述】
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止水瀉。 外用治燙傷。
蠶豆莖圖片
蠶豆花
蠶豆花
蠶豆
蠶豆
蠶豆莢
蠶豆莢
蠶豆莖
蠶豆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