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赤小豆花

赤小豆花

【藥材名稱】赤小豆花
【拼音名稱】chixiaodouhua
【別名】腐婢
【科屬】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。
【產(chǎn)地】全國廣為栽培。
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辛、微涼。歸心、脾、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消腫;行氣利水;明目。主疔瘡丹毒;飲酒過度;腹脹食少;水腫;肝熱目赤昏花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,或入散劑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;或鮮品搗敷。

【附方】
1.主痃瘧,寒熱邪氣,泄痢,陰氣不足,止渴及病酒頭痛:小豆花于豉中煮,五味調(diào)和,作羹食之。(《食醫(yī)心鏡》)

2.治疔腫:小豆花為末敷之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

【采收儲藏】
夏季采收,陰干或鮮用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
1.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。莖長可達(dá)1.8m,密被倒毛。三出復(fù)葉;葉柄長8-16cm;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;小葉3枚,被針形、長圓狀披針形,長6-10cm,寬2-6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,全緣或具3淺裂,兩面均無毛,紙質(zhì);小葉具柄,脈3出??偁罨ㄐ蛞干?,小花多枚,花柄極短;小苞2枚,披針狀線形,長約5mm,具毛;萼短鐘狀,萼齒5;花冠蝶形,黃色,旗瓣腎形,頂面中央微凹,基部心形,翼瓣斜卵形,基部具漸狹的爪,龍骨瓣狹長,有角狀突起;雄蕊10,二體,花藥??;子房上位,密被短硬毛,花柱線形。莢果線狀扁圓柱形。種子6-10顆,暗紫色,長圓形,兩端圓,有直而凹陷的種臍?;ㄆ?-8月,果期8-9月。

2.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90cm。莖上有白色長硬毛。三出復(fù)葉;托葉披針形,被白色長柔毛,小托葉線形;葉柄長達(dá)20cm,被疏長毛;頂生小葉卵形,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,長5-10cm,寬3.5-7cm,先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,全緣或微3裂,兩面被疏長毛;小葉柄很短;基出脈3條。花2-6朵,著生于腋生的總花梗頂部,黃色;小苞片線形,較萼長;萼鐘狀,5齒裂,萼齒三角形;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,常稍歪斜,頂端凹,翼瓣寬于龍骨瓣,具短爪及耳,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,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,基部有爪;雄蕊10枚,分成9與1二體;于房線形,花柱彎曲,近先端有毛。莢果圓柱形稍扁,成熟時(shí)種子間縊縮,含種子6-10粒。種子橢圓形,兩端截形或圓形,暗紅色,種臍白色,不凹?;ㄆ?-8月,果期8-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1.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栽培或野生。

2.資源分布:
(1)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南方各地普遍栽培。

(2)全國廣為栽培。
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:主痎瘧寒熱邪氣、泄痢,陰不起,病酒頭痛。

2.《名醫(yī)別錄》:止消渴。

3.《藥性論》:消酒毒,明目。散氣滿不能食,煮一頓服之。又下水氣,并治小兒丹毒熱腫。4.《本草綱目》:治腸中積熱,痔痿下血。

赤小豆花圖片
赤小豆花
赤小豆花
赤小豆花1
赤小豆花1
赤小豆
赤小豆
赤豆
赤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