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丟了棒

丟了棒

【藥材名稱】丟了棒【毒】
【拼音名稱】diulebang
【別名】追風(fēng)根、趕風(fēng)債、趕風(fēng)柴、刁了棒、大葉大青。
【科屬】為大戟科植物白桐樹的根、葉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味苦;辛;微溫;小毒。歸脾;腎經(jīng)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(fēng)除濕;散瘀止痛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腫痛;腳氣水腫;燒、燙傷及外傷出血
【中成藥】共有 2 種中成藥使用丟了棒: 駁骨水 中華跌打酒 傷筋正骨酊 中華跌打丸 中華跌打丸漢語拼音:Zhonghua Dieda Wan 中華跌打酒 中華跌打酒 漢語拼音:Zhonghua Dieda Jiu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或浸酒,9-18g,鮮品15-30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;研粉撒,或搗敷。

【注意事項(xiàng)】
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體弱、孕婦忌用。

【采收儲(chǔ)藏】
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
白桐樹 灌木或喬木,高3-9m。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或絨毛,有明顯皮孔。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5-14cm,頂端有2枚不明顯的小腺體;葉片紙質(zhì),闊卵形至卵狀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9-20cm,寬5-13cm,先端鈍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圓形或略偏斜,邊緣通常有不規(guī)則的齒缺,綠色,幼葉兩面沿脈被疏柔毛后來脫落,老時(shí)近無毛。總狀花序腋生,花序枝及花柄密被茸毛;花小,單性異株,綠白色,無花瓣;雄花序極柔弱,長(zhǎng)10-30cm;雄花數(shù)朵聚生而疏離;花萼3-4裂,裂片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約2mm,外被銹色短柔毛,鑷合狀;雄蕊18-25,花粉囊上端分離;花盤腺體片狀,被毛;無退化雌蕊;雌花序長(zhǎng)5-8cm;花萼3裂,裂片三角形,外面密被柔毛;子房密被灰白色短柔毛,2-3室,花柱3,離生。蒴果三角狀扁球形,熟時(shí)3裂,直徑約8mm,紅色,密被茸毛。花期5-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地山坡疏林或密林中,或曠野灌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狀】
性狀鑒別 單葉互生,葉柄長(zhǎng)5-14cm,柄的頂端有2腺體;葉片寬卵形至卵狀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10-20cm,寬5-12cm,先端鈍或短尾尖,基部圓或?qū)捫ㄐ?,邊緣不?guī)則的齒缺;兩面沿脈被柔毛,干后漸脫落。氣微,味辛,微苦。
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祛風(fēng)濕腳痛,酒頂,用葉七片擂酒服。敷跌打,消腫痛。其根浸酒更妙。

2.《本草求原》:治一切風(fēng)濕酒風(fēng)。

3.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祛風(fēng)除濕,散瘀止痛。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腰腿痛,外傷瘀痛,腳氣水腫。

【摘錄】
《中華本草》
丟了棒圖片
丟了棒
丟了棒
丟了棒1
丟了棒1
丟了棒2
丟了棒2
丟了棒3
丟了棒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