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豆黃

豆黃

【藥材名稱】豆黃
【拼音名稱】douhuang
【別名】大豆黃。
【科屬】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蒸罨加工而成。
【產(chǎn)地】我國各地廣泛栽培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;溫。歸脾;胃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(fēng)除濕;健脾益氣。主濕痹;關(guān)節(jié)疹痛;脾虛食少;胃脘妨悶;陰囊濕癢
【中成藥】共有 6 種中成藥使用豆黃: 牛黃清心丸 清心丸 小兒肝炎顆粒(沖劑) 清心牛黃片 醒腦牛黃清心片 牛黃清心丸(局方) 小兒肝炎顆粒 醒腦牛黃清心片 小兒肝炎顆粒 牛黃清心丸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研末搗敷。

【附方】
1.治脾氣弱,不下食,餌此以當(dāng)食:大豆黃二升,大麻子三升(熬令香)。上二味,治下篩,飲和服一合,日四、五,任情多少。(《千金方》麻豆散)

2.治跌打、頭眼青腫:大豆黃末,和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【原形態(tài)】
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60-180cm。莖粗壯,密生褐色長硬毛。葉柄長,密生黃色長硬毛;托葉小,披針形;三出復(fù)葉,頂生小葉菱狀卵形,長7-13cm,寬3-6cm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,側(cè)生小葉較小,斜卵形;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??偁罨ㄐ蛞干?;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,有毛;花萼釧狀,萼齒5,披針形,下面1齒最長,均密被白色長柔毛;花冠小,白色或淡紫色,稍較萼長;旗瓣先端微凹,翼瓣具1耳,龍骨瓣鐮形;雄蕊10,二體;子房線形,被毛。莢果帶狀長圓形,略彎,下垂,黃綠色,密生黃色長硬毛。種子2-5顆,黃綠色或黑色,卵形至近球形,長約1cm?;ㄆ?-7月,果期8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我國各地廣泛栽培。

【各家論述】
1.盂詵:主濕痹、膝痛,五藏不足氣,胃氣結(jié)積;益氣,潤肌膚。末之收盛,煉豬膏為丸服之,能肥健人。

2.《本草綱目》:生嚼涂陰癢汗出。

【摘錄】
《中華本草》
豆黃圖片
豆黃
豆黃
豆黃1
豆黃1
豆黃2
豆黃2
豆黃3
豆黃3